行宫内,今夜张灯结彩,灯火通明。
文武百官齐聚一堂,共贺太后的生辰大喜。
满堂觥筹交错,众人相谈甚欢。
董元霜为太后献上了生辰礼后,文武百官无不称赞她孝顺,是一代贤后。
陆翊坐在上首,望着将太后哄得眉开眼笑的董元霜,十分欣慰。
这时,和陆翊、董元霜一起长大的忠勇侯之子赵雁卿好奇道:“今日是太后的寿辰,怎么没见着贵妃来为太后贺寿,连贺礼都没有?”
董元霜狠狠剜了他一眼,寻思这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见陆翊神色不佳,她立刻笑着解释道:“贵妃她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,不宜参加宴会。”
赵雁卿嘲弄道:“纵然如此,她人不到,也得准备贺礼吧?我看,就是她恃宠而骄!”
其他人闻言,纷纷斥责顾云昭不懂规矩。
董元霜假惺惺道:“小侯爷,你别这么说。贵妃她是平民出身,哪里懂这些规矩?”
赵雁卿哈哈大笑道:“这倒是,一个乡野村姑罢了,照我看,陛下还是太看的起她了,竟然封此等身份的女子为贵妃。”
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,皇后娘娘可是大长公主的女儿,是太后和先皇最疼爱的外甥女。”
“贵妃的身份就算比您低,也不能是个平民吧?”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那些想把女儿塞进皇帝后宫的人,似乎得到了某种讯号,最后从议论变成了众臣跪在殿前,求陆翊将顾云昭降为昭仪。
董元霜兴奋得快要压不住自己的嘴角了,却还在做戏地劝道:“诸位还是不要为难陛下了。”
“谁人不知贵妃对陛下有救命之恩?若陛下将她贬为昭仪,恐怕要遭天下人耻笑。”
太后冷哼一声,不屑道:“皇后,你就是太善良了,贵妃救陛下是真,但给她个昭仪,已经足够能抵消她的救命之恩了。”
大臣们全都附和起来。
陆翊目光冷沉地盯着每个人,他将酒杯重重砸在桌面上,怒道:“好了!”
帝王一怒,所有人瞬间噤若寒蝉。
陆翊冷冷道:“贵妃之位,确实不适合昭昭。”
董元霜眼神微亮,激动地看向陆翊。
可下一刻,陆翊的话就让她愤怒不已。
他沉声道:“所以,朕决定封她为皇贵妃,和皇后共同协理后宫,地位不分上下。”
此话一出,太后立刻道:“胡闹!”
董元霜跌坐在那,此时的她,活活成了一个笑话。
陆翊起身道:“朕意已决,母后,您别忘了,您还欠我一条命,我孩子的命。”
他说完便起身道:“朕去给父皇上一柱香。”
言罢,他就拂袖而去。
他前脚刚走,后脚,陆翊的亲信,负责看守长乐殿的赵蒙就急匆匆地进来,见陛下不在,他忙问道:“皇后娘娘,陛下呢?”
见他神色焦急,董元霜问道:“何事如此着急?”
赵蒙忙道:“长乐殿走水了......火势很大,但是大多数宫人都被调到了这边,人手不足......大火很难扑灭。”
“末将是来请示陛下,调动御林军灭火的。”
董元霜双眸微亮,兴奋道:“长乐殿着火了?”
“陛下吃了酒,已经睡下了,你晚点再来禀报吧。”
赵蒙吃惊地看着她,他不傻,自然明白她的意思。
他很犹豫,毕竟别人不知道,但他很清楚陆翊对顾云昭的感情很深。
董元霜冷着脸道:“赵蒙,你确定要为了一个低贱的女人,与我作对?”
太后也恶毒地说道:“赵蒙,想想你的家人,哀家相信,你应该知道如何抉择。”
赵蒙擦了擦额头的冷汗,妥协道:“末将明白......”
待他离开后,董元霜对朝阳大长公主说道:“娘,我不想让那个女人活。”
朝阳大长公主的眼底闪过一抹狠厉,她冷笑一声道:“放心,今夜这场大火......谁也救不了她。”
话落,她便带着人离开了。
另一边,陆翊给先皇上完香后,又自言自语了一阵子,待他出来后,发现皇宫的方向有火光冲天而起。
他的心里突然涌入一阵不安,待他回到宴席上时,赵蒙面如菜色地冲到他的面前,悲痛地说道:“陛下,长乐殿出事了!”
陆翊的心口突然剧烈地抽痛起来,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般。
他焦急问道:“昭昭怎么了?”
赵蒙红着眼睛说道:“启禀陛下,贵妃娘娘放火烧了长乐殿,因为人手不够,宫人们没法灭火。”
“贵妃娘娘......贵妃娘娘及其丫鬟恐怕已经......没了......”